11月上旬,鐵礦石價格整體呈現偏弱運行格局,較10月末顯著下移。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主力跌幅達40元。山東港口PB粉現貨價格下跌約35元。期間受宏觀利好預期提振,市場情緒一度回暖,價格出現小幅反彈。然但支撐力度未能持續,市場核心矛盾迅速回歸疲弱的基本面。
一、連鐵期貨階段新低
期貨市場率先走弱,主力合約價格跌破關鍵支撐位,反映出市場較為悲觀的預期。
二、港口現貨跌幅較大
港口現貨市場跟隨期貨下行,主流礦種價格普跌。
三、發運增加與庫存累積,供應壓力凸顯
當前鐵礦石市場供應寬松,過剩壓力突出。全球主要礦山的生產與發運基本保持穩定。加之西芒杜等項目未來的發運預期,總體供應壓力較大。
與此同時,港口庫存持續累積到近年高位,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。由于全球宏觀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較高,特別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整,導致鋼鐵終端需求疲軟。鋼廠利潤微薄,生產積極性受挫,不斷有鋼廠計劃月底開始檢修減產,對鐵礦石的采購普遍采取低庫存策略,按需補庫為主。這使得港口庫存持續累積,過剩矛盾或將進一步擴大。中國主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量已攀升到近年來的高位,形成了“高供應、高庫存、弱需求”格局。
四、螺紋鋼市場步入淡季,需求下降
當前螺紋鋼市場已進入季節性淡季,呈現典型的“供需雙弱”格局。需求端下滑是核心矛盾。北方降溫與南方降雨是直接原因,而項目資金到位情況雖微幅改善但同比仍差,資金約束導致施工強度難以增加。預計在即將到來的大范圍雨雪天氣影響下,需求將進一步走弱。供應端因鋼廠虧損面擴大,部分企業通過檢修減產,螺紋鋼產量小幅下降。然而,供應收縮速度遠不及需求下滑速度,導致市場庫存去化幅度顯著放緩,庫銷比回升。預計高庫存與低需求將繼續主導后市,盡管現貨價格逼近低點可能引發局部抄底情緒,但整體價格缺乏反彈動能,將延續偏弱運行態勢。
五、原料“雙焦”擠壓,鐵礦需求受抑
鋼鐵原料市場呈現分化格局,核心特征在于“雙焦”持續擠壓鋼廠利潤,進而顯著抑制了對鐵礦石的需求。焦煤供應因國內檢查和進口波動而始終處于緊平衡狀態,成本支撐堅挺,焦炭第四輪提漲開啟,使得鋼廠陷入深度虧損,生產積極性嚴重受挫。為應對虧損,鋼廠的首要選擇是被動減產。通過高爐檢修、調低入爐品位以及將鐵水轉向更高利潤的品種,直接導致鐵水產量下降。鐵水是鐵礦石的直接需求,其產量的回落意味著對鐵礦的實物消耗量減少。同時,鋼廠在極低利潤下,現金流轉為優先事項,對所有原料均實行低庫存戰略,按需采購,這進一步削弱了鐵礦的補庫需求。與“雙焦”相比,鐵礦在產業鏈中缺乏成本支撐,議價能力弱,成為了鋼廠利潤被擠壓背景下主要的承受者,其價格下行壓力也很顯著。
六、綜合觀點
綜合看鋼價短期維持小幅下移趨勢,鋼廠虧損擴大倒逼減產,鐵水繼續下降的負反饋風險依然存在。焦炭繼續上行但上方空間有限。核心矛盾在于終端需求淡季,庫存去化緩慢,鋼廠經營壓力顯著增加,為緩解虧損,鋼廠被迫主動實施減產、檢修,對原料的需求隨之減弱。作為鋼鐵生產的主要原料,鐵礦石因此承壓,其價格缺乏上漲的根本動力,整體將延續震蕩偏弱的格局。未來市場走向,仍需密切關注終端需求能否兌現“強預期”以及鋼廠減產的力度與范圍。
